第三屆南京國際美術展由呂澎領銜總策展,萊蒂奇婭·拉加利亞(Letizia Ragalia)聯合策展,主題為“HISTORICODE:蕭條與供給”,得到了來自亞洲、歐洲、美洲、大洋洲和非洲五大洲52個國家和地區的藝術家的廣泛參與。在主題展單元,共有來自42個國家和地區的315位藝術家參與,展出作品417件。在徵集展單元,共有12個國家及地區的243位藝術家展出作品253件。這些作品分別亮相於百家湖美術館的四個樓層,15000㎡的多元化展出空間合理規劃展牆、展線,使大型架上繪畫、當代裝置、雕塑、影像等各類藝術作品完美得當地呈現,足以讓觀眾最大程度地欣賞到展覽的最佳效果。 第三屆南京國際美術展主題展 “蕭條與供給”第三屆南京國際美展主題展在百家湖美術館開幕,本次展覽並不試圖提倡一個單一的藝術方向,而是對20世紀90年代以來與藝術有關的歷史與現實問題的提示。總策展人僅僅是通過“審視今天的歷史背景”和“HISTORICODE”兩個部分的探討和個人意見,為展覽評委和希望參展藝術家提供思考的路徑:什麼是我們今天最關心的藝術問題?我們將如何來看待之前的“當代藝術”和涉及當代藝術的歷史要素?藝術在今天的任務究竟是什麼?總策展人不掩飾自己的一種觀點:有相當長的一個時期,當代藝術處在“溫開水”——難以讓人產生積極的反應和思考以致顯得缺乏意義——的境況之中,人們幾乎失去了像20世紀80年代之前那樣對藝術的激情和好奇心。也許,人類再一次像19世紀末20世紀初那樣改變了對藝術的看法,但是,形形色色的看法是否構成了今天的當代藝術表面繁榮而實質蕭條的正當性?在看上去經濟力量決定一切的全球化時代,藝術的“豐富性”是否也掩蓋了“精神性”的缺失?或者我們今天在討論藝術的時候不必使用“精神性”這樣的詞彙?更不用說去討論從文藝復興時期以來就支撐著人類文明的人文主義以及知識傳統的命運? HISTORICODE關涉價值取向與目標,是人類繼續存在與發展的理由,使用經濟學術語“蕭條”和“供給”不過是希望將存在的問題和如何去面對這些問題提示出來。總之,如下的文字是有關本次展覽主題的開放性闡釋,可以概括為:如果歷史的創造仍然是我們的任務,甄別與分析人類面臨的當代問題並挖掘富於建設性的可能性是本次展覽希望提示的藝術動機和主題。 南京國際美術展出品人、百家湖集團董事長嚴陸根致辭 總策展人呂澎接受采訪 主題展部分參展作品 王廣義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歷史上不同時期,各個國家關於世界格局都有不同的想像,歷 史上不同時期各國繪製的地圖在國界上都存在巨大的差異。藝 術家用了各時期、各國家繪製的三十餘件地圖,用藝術的方式為這個世界提供一個“新秩序”的可能。詮釋其“地緣政治” 的重新思考。 張曉剛《重生2 號:重生之禮》相比較其過去 的作品而言,降低了情緒性和敘事性。藝術家用清晰的描繪, 在畫面中尋找一種陌生感和距離感,使得整個畫面帶有魔幻意味的色彩,暗含了對歷史、時間以及生命觀的認知。 Kim
出品人:嚴陸根 學術主持:顧丞峰 主辦:百家湖國際文化投資集團 香港ART100畫廊 參展藝術家 沈敬東、劉鳴、崔岫聞、孟祿丁 藍正輝、李綱、秦風、高惠君、沈勤 展覽時間地點 開幕時間:2016年7月14日(星期四) 展覽時間:2016.7.15——2016.8.31 展覽地址:香港ART100畫廊 香港灣仔港灣道1號會展廣場閣樓(ArtOne藝術畫廊中心)13號. 由南京百家湖國際文化投資集團及香港ART100畫廊共同主辦的“當代·精英快遞(第一回)”藝術展將於2016年7月15日在香港ART100藝術畫廊中心開幕。 本次展覽呈現了藝術家們對當下生命環境的獨特感知與體驗,以及對“快速當代”的審視與反思。借用當代獲取信息和傳遞信息的方式,以架上繪畫的方式來重塑視覺材料所能承載的信息功能,從而實現在藝術語言中的期許。展覽將於7月14日下午4:30舉辦開幕酒會,展期將持續至2016年8月31日,歡迎各位蒞臨參觀! 参展作品: 沈敬東 《大眼睛》 劉鳴《耶》 崔岫聞《輪迴 No. 4》 孟祿丁《元速》 藍正輝《AC025》 李綱《NO.20130917》 高惠君《有種夢境何曾遺忘》 更多信息 請掃描二維碼 關注我們